|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2.1 基本字义
 - 2.2 其它字义
 - 2.3 汉英互译
 - 2.4 方言集汇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峙 
 -  部首:山,部外笔画:6,总笔画:9
 -  拼音:zhì  shì    注音:ㄓˋ  ㄕˋ   
 -  五笔86、98:MFFY  仓颉:UGDI  郑码:llbd
 -  笔顺编号:252121124  四角号码:2474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5CD9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zhì   ㄓˋ-  直立,耸立:~立。对~(相对而立)。两峰相~。
 
  其它字义shì   ㄕˋ-  〔繁~〕地名,在中国山西省。
 
  汉英互译stand erect   tower  方言集汇 -  粤语:ci5 s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i5 chi5 [海陆丰腔] sii6 chi6 [梅县腔] tje3 she3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si4 [宝安腔] su3 ci3 si5
 -  潮州话:si6 se6(sĭ sŭr)
 
   详细解释 -   ——如“繁峙”,( Fánshì)山西一县名
 -   另见 zhì
 
 
  基本词义〈动〉-   (形声。从山,寺声。本义:稳固地、高高地立起)
 -   同本义 [tower aloft]
-  五山始峙而不动。——《列子·汤问》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步出夏门行》
 
  -   又如:峙立
 -   引申为相对耸立,对立 [stand face to face;tower facing each other]
-  六国互峙。——晋·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
 
  -   储备 [store up]
-  峙乃糗粮。——《书·费誓》
 -  以峙其峙。——《诗·大雅·崧高》
 
  -   又如:峙积(积储)
 -   另见 shì
 
 
  常用词组·峙立  《康熙字典》 -  《寅集中》《山字部》 ·峙 ·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 《廣韻》直里切《集韻》《韻會》丈里切《正韻》丈几切,音畤。《廣韻》峻峙,屹立也。《班固·東都賦》通天訬以竦峙。《註》通天,臺名。訬,高也。 又《班固·東都賦》散似驚濤,聚似京峙。《註》京峙,高丘也。 又《爾雅·釋詁》供峙,共具也。《書·費誓》峙乃糗糧。《詩·大雅》以峙其粻。《註》峙,積也。 《集韻》或作跱。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stand erect, stand up; pile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