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庇 
 -  部首:广,部外笔画:4,总笔画:7
 -  拼音:bì    注音:ㄅㄧˋ   
 -  五笔86:YXXV  五笔98:OXXV  仓颉:IPP  郑码:tgrr
 -  笔顺编号:4131535  四角号码:002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5E87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bì   ㄅㄧˋ-  遮蔽,掩护:~护。~短。包~。~荫(a.遮住阳光;b.喻包庇袒护)。~佑(保佑)。~护权。
 
  汉英互译protect   shelter   shield  方言集汇 -  粤语:b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5 bi3 pi5 [客英字典] bi3 [陆丰腔] bi3 [梅县腔] pi1 [宝安腔] bi3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i4 [东莞腔]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bi3 pi5
 -  潮州话:波衣3(臂)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广,比声。“广”( yǎn),甲骨文、金文象屋顶屋墙。从“广”表示与房屋等有关。本义:遮蔽)
 -   同本义 [shelter]
-  庇,荫也。——《说文》。按,字亦作庀
 -  弓长六尺,谓之庇轵。——《考工记·轮人》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又如:庇庥(荫庇;庇护);庇覆(掩盖,覆盖)。引申为庇护
-  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 瑞庇奸民。——《明史·海瑞传》
 
  -   又如:包庇(袒护或掩护 [坏人、坏事]);庇藏(包庇隐藏)
 -   保护 [protect]
-  虽有庇民之大德。——《礼记·表记》
 -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  子盖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左传·昭公元年》
 
  
 
  常用词组·庇护 ·庇荫 ·庇佑   《康熙字典》 -  《寅集下》《广字部》 ·庇 ·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 《廣韻》《集韻》必至切,比去聲。《爾雅·釋言》庇庥,廕也。《疏》庇,蔽也。《禮·表記》有庇民之大德。《左傳·襄三十一年》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又《集韻》通作芘。《莊子·養生主》隱將芘其所籟。 又覆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弓長六尺謂之庇軹,五尺謂之庇輪,四尺謂之庇軫。《註》庇謂覆幹也。 又《揚子·方言》寄也,齊衞宋魯𨻰晉汝潁荆州江淮之閒曰庇,或曰寓。 又《集韻》兵媚切,音秘。義同。 又頻脂切,音琵。地名。
 
   《说文解字》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蔭也。蔭、艸侌也。引伸之爲凡覆庇之偁。釋言曰。庇、休、蔭也。从广。比聲。必至切。十五部。按周禮注。庀、具也。左傳、國語亦有庀字。注或云具也。或云治也。攷周禮故書庀作比。許從故書。故說文無庀。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cover, shield, shelter, prot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