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2.1 基本字义
 - 2.2 其它字义
 - 2.3 其它字义
 - 2.4 方言集汇
 
  - 3 《康熙字典》
 - 4 《说文解字》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彊 
 -  部首:弓,部外笔画:13,总笔画:16
 -  拼音:qiáng  qiǎng  jiàng    注音:ㄑㄧㄤˊ  ㄑㄧㄤˇ  ㄐㄧㄤˋ   
 -  五笔86、98:XGLG  仓颉:NMWM  郑码:yzkk
 -  笔顺编号:5151251211251211  四角号码:1121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5F4A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qiáng   ㄑㄧㄤˊ-  同强。
 
  其它字义qiǎng   ㄑㄧㄤˇ-  同强。
 
  其它字义jiàng   ㄐㄧㄤˋ-  同强。
 
   方言集汇 -  粤语:goeng1 goeng6 koeng4 koeng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ong2 giong3 [宝安腔] kiong2 [台湾四县腔] kiong2 giong3 giong1 [海陆丰腔] kiong2 giong3 giong1
 -  潮州话:kiang5(khîang) giên5/gion5(kîeⁿ) giang2(kíang)
 
   《康熙字典》 -  《寅集下》《弓字部》 ·彊 ·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3
 - 《唐韻》巨良切《集韻》《韻會》《正韻》渠良切,音强。《說文》弓有力也。《史記·絳侯世家》材官引彊。《註》能引彊弓官,如今挽彊司馬也。 又《玉篇》堅也。《書·臯陶謨》彊而義。《傳》彊無所屈撓也。 又《廣韻》健也。《易·乾卦》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集韻》勝也。《爾雅·釋詁》當也。《註》彊者,好與相當。《史記·商君傳》自勝之謂彊。 又《增韻》壯盛也。《書·洪範》身其康彊。 又力有餘也。《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彊力也。《箋》彊力有餘者。 又勢盛也。《左傳·昭五年》羊舌四族皆彊家也。《孟子》天下固畏齊之彊也。 又《爾雅·釋言》暴也。《註》彊梁凌暴。《書·洪範》彊弗友剛克。《傳》彊禦不順,以剛能治之。《詩·大雅》曾是彊禦。《傳》彊梁禦善也。《疏》彊梁者,任威使氣之貌。 又禺彊,彊良,神名。《山海經》北方禺彊。《註》水神也。《又》北極天櫃有神,名曰彊良。 又《廣韻》其兩切《集韻》《正韻》巨兩切,强上聲。《類篇》勉也。《孟子》彊爲善而已矣。《前漢·董仲舒傳》彊勉學問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彊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 又抑之使然曰彊。《孟子》彊而後可。 又《正韻》牽彊,假合也。 又《類篇》其亮切,音弶。《史記·絳侯世家》勃爲人木彊敦厚。 又屈強。《史記·陸賈傳》廼欲以新集未造之越,屈彊於此。《前漢書》作屈強。◎按彊與強,平上去三聲經史通用。互見強字註。 又《廣韻》《集韻》《韻會》居亮切,音殭。《廣韻》彊屍勁硬。 又《類篇》居良切,音薑。《詩·鄘風》鵲之彊彊。《箋》居有常匹,飛則相隨之貌。 又與疆通。《集韻》疆或作彊。《賈誼·審微篇》昔衞侯朝於天子,周行人問其名,曰辟彊。行人還之曰啓彊。辟彊,天子之號也,諸侯弗敢用。衞侯更名燬。
 
   《说文解字》     | -  《卷十二》《弓部》 ·彊
 - 弓有力也。从弓畺聲。巨良切
 
  |  
 
 -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弓有力也。引申爲凡有力之稱。又叚爲勥迫之勥。从弓。畺聲。巨良切。十部。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English stubborn, uncompromi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