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2.1 基本字义
 - 2.2 其它字义
 - 2.3 汉英互译
 - 2.4 方言集汇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捻 
 -  简体部首:扌,部外笔画:8,总笔画:11
 -  繁体部首:手
 -  拼音:niǎn  niē    注音:ㄋㄧㄢˇ  ㄋㄧㄝ   
 -  五笔86、98:RWYN  仓颉:QOIP  郑码:doxw
 -  笔顺编号:12134454544  四角号码:580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637B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niǎn   ㄋㄧㄢˇ-  用手指搓转(zhuàn ):~麻绳。
 -  搓成的条状物:灯~儿。
 
  其它字义niē   ㄋㄧㄝˉ-  古同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汉英互译entwist   kudu   twiddle   twist   twist up  方言集汇 -  粤语:nim2 nip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ap7 ngiam1 [东莞腔] ngen3 [海陆丰腔] ngiap7 ngiam1 [梅县腔] ngiap7 jap7 ban5 [客英字典] ngiap7 ngiam3 ngie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3
 -  潮州话:娜奄2 [潮州]罗奄2 ,niam2 [潮州]liam2 [澄海]niang2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手,念声。本义:用手指搓转)
 -   同本义 [twist with the fingers]
-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   又如:捻就(揉缩);捻髯(用手指搓着腮上的胡须);捻断髭须(比喻费尽心思);捻绳;捻灯芯;将两股纱捻成一根线
 -   领导 [lead]
-  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贾仲明《凌波仙》
 
  -   驱逐;追赶 [drive]。如:捻出门(驱赶出家门)
 -   聚;聚合成股。因称成群的人为捻。亦为清代中叶后反政府农民武装捻子或捻军的简称 [assemble]。如:捻分子(凑分子);捻信(火药引线);捻党(清军对捻军的称呼)
 -   用同“捞” [fish out]。如:捻河泥
 -   拿;捏;提;举 [take;hold up]
-  闲捻紫箫吹。——杜牧《杜秋娘》
 
  -   又如:捻着汗(捏着汗)
 
 
  词性变化〈名〉-   用线、纸等搓成的条状物 
-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西游记》
     又如:灯捻;纸捻儿  另见 niē
  常用词组·捻度 ·捻接 ·捻军 ·捻捻转儿 ·捻碎 ·捻熄 ·捻着鼻子 ·捻转儿 ·捻子  基本词义〈动〉-   捏,揉塑 [press with fingers]。如:捻土成香(捏泥成香);捻塑(揉捏塑造);捻着鼻子(形容忍气吞声的样子)
 -   握持 [hold]。如:捻香(持香礼拜);捻掿(用两个指头捏住)
 -   按 [press]。如:捻管(按抑管孔。吹奏管乐器的手法)
 -   堵塞 [stuff;stop]。如:捻船(泥船缝)
 -   另见 niǎn
 
 
   《康熙字典》 -  《卯集中》《手字部》 ·捻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 《唐韻》奴協切《集韻》《韻會》諾協切,念入聲。《說文》指捻也。《集韻》捏也。《靑瑣高議》明皇時有獻牡丹者,時貴妃勻面,口脂在手,印於花上,詔栽於仙春館。來歲花開,瓣有指印,名爲一捻紅。 又《正韻》尼輒切,音聶。義同。 又《集韻》乃結切,音涅。按也。或作敜。
 
   《说文解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to twist or nip with the fing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