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2.1 基本字义
 - 2.2 其它字义
 - 2.3 汉英互译
 - 2.4 方言集汇
 
  - 3 详细解释
- 3.1 常用词组
 - 3.2 基本词义
 - 3.3 词性变化
 - 3.4 常用词组
 
  - 4 《康熙字典》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撇 
 -  简体部首:扌,部外笔画:11,总笔画:14
 -  繁体部首:手,部外笔画:11,总笔画:15
 -  拼音:piē  piě    注音:ㄆㄧㄝ  ㄆㄧㄝˇ   
 -  五笔86:RUMT  五笔98:RITY  仓颉:QFBK  郑码:dklm
 -  笔顺编号:12143252343134  四角号码:580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6487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piē   ㄆㄧㄝˉ-  丢开,抛弃:~开。~弃。
 -  由液体表面舀取:熬粥时把沫儿~掉。
 
  其它字义piě   ㄆㄧㄝˇ-  平着向前扔:~手榴弹。
 -  汉字笔形之一,由上向左而斜下。
 -  像汉字的撇形的:~嘴。两~黑眉。
 
  汉英互译cast aside   neg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pi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et7 bak7 [梅县腔] piet7 [海陆丰腔] piet7 bak7 [客英字典] piet7 [宝安腔] pet7 [东莞腔] pet7 [客语拼音字汇] piad5
 -  潮州话:puah4 piag4[潮州]piêg4 (phuah phiak)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手,敝声。本义:抛弃,弃置不顾)
 -   同本义 [lay aside;neglect;abandon]
-  我弟兄两个,便去镇上撇呵卖药,教使枪棒。——《水浒传》
 
  -   又如:撇骨池(寺院中专供抛撒骨灰的池塘);撇脱些(方言。行动干净利索,不留痕迹);撇闪(丢开);撇赖(丢开);撇吊(丢开);撇却(抛弃;丢开);撇闪(抛弃)
 -   从液面上轻轻地舀,以去掉泡沫或浮渣 [skim off]。如:撇油;撇沫儿
 -   同“瞥”。眼光掠过;匆匆一看 [glance at;take a quick look at]
-  怪檀郎转眼偷相撇。——明· 汤显祖《紫钗记》
 
  -   碰触;击 [strike]
-  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葛巾角撇棋也。——《世说新语·巧艺》刘注引《博物志》
 
  -   又如:撇波(击波破浪)
 -   拂拭,掠过 [whisk or wipe off]
-  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文选·扬雄·甘泉赋》
 
  -   另见 piě
 
 
  常用词组·撇号 ·撇开 ·撇弃 ·撇清 ·撇油  基本词义〈动〉-   平着扔出去 [cast;throw]。如:撇手榴弹
 -   装;摆出 [put on]。如:撇虚(装假);撇假(装假);撇欠(撇嵌。弄虚作假,虚情假意);撇京腔;撇呵(表演;卖艺);撇清(装清白);撇末(装扮角色,演戏)
 -   用嘴表示鄙夷、不以为然或激动的一种表情 [curl]。如:撇酥儿(方言。咧嘴笑)
 
 
  词性变化〈名〉汉字的笔画,向左斜下(形状是“丿”) [left-falling stroke (in Chinese characters)]。如:八字还没有一撇呢〈量〉-   用于像撇儿的东西
-   另见 piē
  
 
  常用词组·撇嘴   《康熙字典》 -  《卯集中》《手字部》 ·撇 ·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 《集韻》《韻會》《正韻》匹蔑切。同撆。見上(撆字)註。《前漢·揚雄甘泉賦》浮蔑蠓而撇天。《註》撇,猶拂也。《王褒·洞簫賦》聯綿彯撇,生微風兮。 又書法有撇。《書·法離鉤》長撇須迅其鋒。 又《正韻》必弊切,音閉。義同。 又《集韻》《韻會》匹裔切,潎去聲。摽也。 又《集韻》必結切,閉入聲。揎衣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discard, abandon, throw aw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