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清虚- 拼音:qīng xū  
 
 - 注音:ㄑㄧㄥ ㄒㄩ  
 
 
  词语解释- 1.清净虚无。《文子·自然》:“ 老子 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传》:“﹝ 王固 ﹞清虚寡欲,居丧以孝闻。”
 
 - 2.清洁虚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次夜,果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臟腑清虚,精神顿爽。”
 
 - 3.太空;天空。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令抱翼之凤,奋翮於清虚;项领之骏,聘迹於千里。” 唐  杜甫 《听杨氏歌》诗:“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清  李渔 《蜃中楼·授诀》:“若使清虚无障碍,天孙不合阻银河。”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离骚》:“让超迈的精神在清虚中驰骋。”
 
 - 4.指月宫。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七色花虯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 5.指风露。 唐  孟郊 《北郭贫居》诗:“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