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漉漉- 拼音:lù lù  
 
 - 注音:ㄌㄨˋ ㄌㄨˋ  
 
 
  词语解释- 1.象声词。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痰饮”注:“痰饮者,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 明  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驪,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 2.湿貌;流貌。《素问·疟论》:“《灵枢·逆顺》论云:‘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 明  刘基 《走马引》:“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 3.莹润貌。 唐  李贺 《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