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康熙字典》
 - 4 《说文解字》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漸 
 -  简体部首:氵,部外笔画:11,总笔画:14
 -  繁体部首:水
 -  简体字:渐 
 -  拼音:jiàn  jiān    注音:ㄐㄧㄢˋ  ㄐㄧㄢ   
 -  五笔86、98:ILRH  仓颉:EJJL  郑码:vfpd
 -  笔顺编号:44112511123312  四角号码:3212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6F38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jiàn   ㄐㄧㄢˋ 其它字义jiān   ㄐㄧㄢˉ-  均见渐。
 
   方言集汇 -  粤语:zim1 zim6
 -  客家话:[梅县腔] ciam5 [海陆丰腔] ciam6 [东莞腔] ciam3 [宝安腔] ciam3 [客语拼音字汇] qiam4 [台湾四县腔] ciam5 [客英字典] ciam5 [沙头角腔] ciam5
 -  潮州话:ziam6(chĩam) ziam1(chiam) [澄海]ziang6 ziang1
 
   《康熙字典》 -  《巳集上》《水字部》 ·漸 ·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 《唐韻》慈冉切《集韻》《韻會》疾染切《正韻》秦冉切,𥕌上聲。水名。《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又漸次也,進也,稍也,事之端先覩之始也。《易·漸卦正義》漸者,不速之名。凡物有變移,徐而不速,謂之漸。 又通作蔪。《書·禹貢》草木漸包。《釋文》如字,本又作蔪。《字林》才冉反,草之相包裹也。 又《集韻》鋤銜切,音鑱。與巉通。高也。或作嶄。《詩·小雅》漸漸之石,維其高矣。 又側銜切,音𪗂。流貌。《楚辭·九章》涕漸漸兮。 又《廣韻》子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流入也。《書·禹貢》東漸于海。 又漬也,濕也。《詩·衞風》漸車帷裳。 又浸也,染也。《前漢·董仲舒傳》漸民以仁。 又臺名。《水經注》太液池中有漸臺,三十丈。 又星名。《甘氏星經》漸臺四星,屬織女東足。 又《集韻》子艷切,音𡄑。漸洳,溼貌也。 又之列切,音折。同浙。江名。 又《類篇》慈鹽切,音潛。涉水也。與潛通。《書·洪範》沉潛剛克。《左傳》《史記》皆作沉漸。*考證:〔通作蔪。《書·禹貢》草木漸包。《傳》如字,本又作蔪。〕 謹照原書傳字改釋文。 
 
   《说文解字》     | -  《卷十一》《水部》 ·漸
 - 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从水斬聲。慈冉切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gradual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