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爓 
 -  部首:火,部外笔画:16,总笔画:20
 -  拼音:yàn  xún    注音:ㄧㄢˋ  ㄒㄩㄣˊ   
 -  五笔86:OUQV  五笔98:OUQE  仓颉:FANX  郑码:uorn
 -  笔顺编号:43342511251135321511  四角号码:9782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7213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yàn   ㄧㄢˋ-  古同焰,火苗:“吐~生风,吹野燎山。”
 
  其它字义xún   ㄒㄩㄣˊ-  古同燖,古代在热汤里煮至半熟用于祭祀的肉:“三献~,一献孰。”
 
   方言集汇 -  粤语:jim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m2 [梅县腔] jam5 [台湾四县腔] jam2 [客英字典] jam5
 
   详细解释 〈名〉同“焰”。火苗 [flame]-  高爓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康熙字典》 -  《巳集中》《火字部》 ·爓 ·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6
 - 《唐韻》《集韻》余廉切,音鹽。《說文》火門也。从火,閻聲。《玉篇》火焰也。 又《廣韻》徐鹽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廉切,音㰊。《廣韻》本作燅。詳燅字註。《禮·禮器》三獻。爓《註》爓,沈肉于湯也。《釋文》似廉切。又《郊特牲》三獻爓。《釋文》爓,本作𦢨。夕廉反。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本作燖。詳燖字註。 又《正韻》徐心切,音尋。《禮·祭義》爓祭。《註》湯肉曰爓。《釋文》音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以贍切,音豔。《廣韻》光也。同焰。《集韻》火光同。炎,燄,𤒦。《班固·西都賦》光爓朗以景彰。又《東都賦》吐爓生風。
 
   《说文解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flame; brilliant, blaz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