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缧 
 -  简体部首:纟,部外笔画:11,总笔画:14
 -  繁体部首:糸
 -  繁体字:縲 
 -  拼音:léi    注音:ㄌㄟˊ   
 -  五笔86、98:XLXI  仓颉:VMWVF  郑码:ZKZ
 -  笔顺编号:55125121554234  四角号码:26193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7F27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縲)léi  ㄌㄟˊ-  〔~绁〕捆绑犯人的绳索。
 -  (縲)
 
   方言集汇   详细解释 縲、纝 léi〈名〉(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绳索有关,累声。本义:黑索) 同本义 [black rope ]-  虽在缧絏之中。——《论语·公冶长》
 
 
 
  词性变化縲 léi〈动〉-   引申为捆绑,拘禁 [tie]。如:缧囚(捆绑囚犯);缧絷(捆绑)
 -   缠绕 [twine;bind]。如:缧缧(缠绕的样子)
 
 
  常用词组·缧绁   《康熙字典》 -  《未集中》《糸字部》 ·縲
 -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音纍。《類篇》纍,或作縲。《論語》雖在縲絏之中。《註》縲,黑索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絏。 又《集韻》盧戈切,音驘。大索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a chain or rope used bind crimina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