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康熙字典》
 - 4 字源字形
 - 5 English
 
  |  
   基本信息  -  肵 
 -  简体部首:月,部外笔画:4,总笔画:8
 -  繁体部首:肉
 -  拼音:qí    注音:ㄑㄧˊ   
 -  五笔86、98:ERH  仓颉:BHML  郑码:qpd
 -  笔顺编号:35113312  四角号码:7222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0B5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qí   ㄑㄧˊ-  〔~俎〕古代祭祀时盛装心、舌的器具,如:“佐食升~~。”
 -  恭敬。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2 giun3 [客英字典] ki2 [海陆丰腔] ki2 giun3
 
   《康熙字典》 -  《未集下》《肉字部》 ·肵 ·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 《集韻》居焮切,音靳。敬也。《禮·郊特牲》肵之爲言敬也。 又《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盛心舌之俎。《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升肵俎。《註》肵,音祈,謂心舌之俎也。《禮·曾子問》祭殤不舉肺,無肵俎。《註》肵俎,利成禮之施於尸者。《疏》肵是尸之所食,歸餘之俎,以其無尸,故無肵俎。《釋文》肵,音祈。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甲骨文 | 楷体 |  |  
   English 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