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             元素            名称 |  | 元素符号 |  |             原子            序数 |  |             相对原子质量            (12C       = 12.0000) |  |  | 英文名称 |  |  
         |                 原                子                结                构         |                                       |                         原子半径/Å: 1.4               原子体积/cm3/mol: 5               共价半径/Å: 0.9                                                   电子构型: 1s2 2s2                             离子半径/Å:              0.35                 氧化态:       II |                         电子模型 |                           |                              |  
         |                 发                现         |                                       |             1797年在法国巴黎,由Nicholas             Louis Vauquelin发现。  |                              |  
         |                 来                源         |                                       |                         主要以绿玉[AlBe3(Si6O18)]            和 金绿玉                 (Al2BeO4)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                                     用途 |                                                 能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用于太空船、导弹火箭、飞机等。也用于制造轻质合金。 |                              |  
         |                 物                理                性                质         |                                       |                         状态:坚固、硬的灰白色金属,是最轻的硬质金属。                      熔 点(℃):1278                                沸 点(℃): 2970    密度(g/cc,300K): 1.848                           比 热/J/gK             :1.82                                                    蒸发热/KJ/mol             :              292.4             熔化热/KJ/mol: 12.2                            导电率/106/cm                                     : 0.313                          导热系数/W/cmK: 2.01                                            |                              |  
         |                 地                质                数                据         |                                       |                         丰  度                                   滞留时间/年:  4000                                           太阳(相对于 H=1 × 1012): 14                 海水中/ p.p.m.                        地壳/p.p.m.: 2.6       大西洋表面:8.8             × 10-8                 太平洋表面: 3.5             × 10-8                                                      大西洋深处:  17.5 × 10-8                 太平洋深处:             22 × 10-8 |                              |  
         |                 生                物                数                据         |                                       |                         人体中含量                      肝/p.p.m.:            0.0016                                      器官中:                        肌肉/p.p.m.:             0.00075                         血/mg dm-3             : < 1 × 10-5                                                    日摄入量/mg:            0.01                          骨/p.p.m.:             0.003                    人(70Kg)均体内总量/mg:             0.036  |                              |           铍,原子序数4,原子量9.012182,是最轻的碱土金属元素。1798年由法国化学家沃克兰对绿柱石和祖母绿进行化学分析时发现。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和法国化学家比西分别用金属钾还原熔融的氯化铍得到纯铍。其英文名是维勒命名的。铍在地壳中含量为0.001%,主要矿物有绿柱石、硅铍石和金绿宝石。天然铍有三种同位素:铍7、铍8、铍10。        铍是钢灰色金属;熔点1283°C,沸点2970°C,密度1.85克/厘米³,铍离子半径0.31埃,比其他金属小得多。        铍的化学性质活泼,能形成致密的表面氧化保护层,即使在红热时,铍在空气中也很稳定。铍即能和稀酸反应,也能溶于强碱,表现出两性。铍的氧化物、卤化物都具有明显的共价性,铍的化合物在水中易分解,铍还能形成聚合物以及具有明显热稳定性的共价化合物。        金属铍主要用作核反应堆的中子减速剂。铍铜合金被用于制造不发生火花的工具,如航空发动机的关键运动部件、精密仪器等。铍由于重量轻、弹性模数高和热稳定性好,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飞机和导弹结构材料。铍化合物对人体有毒性,是严重的工业公害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