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虐 
 -  部首:虍,部外笔画:3,总笔画:9
 -  拼音:n<è   注音:ㄋㄩㄝˋ  
 -  五笔86:HAAG  五笔98:HAGD  仓颉:YPSM  郑码:ihh
 -  笔顺编号:215315151  四角号码:212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650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n<è  ㄋㄩㄝˋ-  残暴:暴~。~待。~政(暴政)。
 
 
  汉英互译cruel   tyranniz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ok7 ngiok8 [梅县腔] niok7 [台湾四县腔] ngiok7 ngiok8 [陆丰腔] gniok7 [客英字典] ngiok7 ngiok8 [宝安腔] ngiok7 [东莞腔] ngiok7 [客语拼音字汇] ngiod6
 
   详细解释 〈形〉-   (会意。小篆字形。从虍( hǔ 指虎头),爪人。即虎足反爪伤人。隶变后省略“人”字。本义:凶恶,残暴)
 -   同本义 [brutal;cruel;and ferocious]
-  虐,残也。——《说文》
 -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  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   又如:虐世(残暴的时代);虐人(残暴凶狠的人);虐暴(暴虐,残暴酷虐);虐焰(残暴的气焰);虐行(残暴的行为);虐刻(残暴苛刻);虐烈(残暴酷烈);虐遇(虐待)
 -   暴烈;险恶 [violent;perilous]
-  遘厉虐疾。——《书·金縢》。传:“暴也。”
 -  到州日亭午,余暑秋更虐。——陈基《通州》
 
  -   又如:虐疾(重病;恶疾);虐暑(酷暑;酷热)
 -   无节制;纵情 [to one’s heart’s content]
-  善戏谑兮,不为虐。——《诗·卫风》。朱熹集传:“善戏谑不为虐者,言其乐易而有节也。”
 
  
 
  词性变化〈动〉-   侵害;残害 [abuse;mishandle]
-  方命虐民,饮食若流。——孟子·梁惠王下》
 -  奸官污吏虐民。——清· 林觉民《与妻书》
 
  -   又如:虐人(残害人民);虐戕(残害);虐害(残害,残酷迫害);虐割(残害)
 -   轻视;忽视 [despise;overlook]
-  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声者众焉。——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
 
  -   通“谑”。戏谑 [make fun of]。如:虐戏(使人难堪的调笑和嘲弄;恶作剧);虐谑(虐戏)
  〈名〉灾害 [disaster]-  殷降大虐。——《书·盘庚中》
 
 
 
  常用词组·虐待 ·虐杀 ·虐政   《康熙字典》 -  《申集中》《虍字部》 ·虐 ·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 〔古文〕𧆱𣑅《唐韻》魚約切《集韻》《韻會》逆約切,音瘧。《增韻》苛也。《書·湯誥》以敷虐于爾萬方百姓。 又災也。《書·盤庚》殷降大虐。《傳》我殷家于天降大災。 又《說文》殘也。《左傳·襄十八年》陵虐神主。《註》數伐魯,殘民人。 又《韻補》宜照切,叶去聲。《毛詩》匪用爲敎,覆用爲虐。借曰未知,亦聿旣髦。 又宜戟切,音逆。《史記·敘傳》子羽暴虐,漢行功德。 《類篇》本作𧆩,亦作䖈、𧆝。
 
   《说文解字》     | -  《卷五》《虍部》 ·虐
 - 殘也。从虍,虎足反爪人也。𣑅,古文虐如此。魚約切〖注〗𧆱,亦古文虐。《類篇》虐本作𧆩,亦作䖈、𧆝。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English cruel, harsh, oppressi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