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虾 
 -  部首:虫,部外笔画:3,总笔画:9
 -  繁体字:蝦 
 -  拼音:xiā    注音:ㄒㄧㄚ   
 -  五笔86、98:JGHY  仓颉:LIMY  郑码:iaid
 -  笔顺编号:251214124  四角号码:5113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867E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蝦)xiā   ㄒㄧㄚˉ-  节肢动物,身上有壳,腹部有很多环节。头部有长短触角各一对,胸部的脚第一对最大,末端像钳子。生活在水里,种类很多,可食:~皮。~米。~子(虾卵)。~兵蟹将(神兵中龙王的兵将,喻不中用的兵将)。
 
  汉英互译shrimp  方言集汇   详细解释 -   蝦 há
 -   另见 xiā
 
 
  常用词组·虾蟆 ·虾蟆陵  基本词义蝦 xiā〈名〉-   动物名 [shrimps]。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长尾亚目。许多较小的须,有一细长身体及侧扁的腹部,长足,长而多少带刺状的额
-  虾,鱼名。又,虾虫多须而善游好跃。——《篇海类编》
 
  -   又如:虾须镯(金丝编成的镯子);虾杯(以海虾虾头与前两脚壳制成的杯子);虾魁(即虾姑;指巨虾)
 -   〈动〉 像虾一样弯曲 [bend]。如:虾腰(行鞠躬礼);虾朐(虾干。比喻貌丑而驼背的人)
 -   满语对侍卫的称呼 [imperial bodyguard]
-  王辅臣勇冠三军,所向不当,号曰马鹞子……八王子以 辅臣为虾,随入都。——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
 
  -   另见 há
 
 
  常用词组·虾兵蟹将 ·虾干 ·虾酱 ·虾米 ·虾皮 ·虾仁 ·虾子   《康熙字典》 -  《申集中》《虫字部》 ·蝦
 - 《唐韻》胡加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加切,音遐。《說文》蝦蟆也。《史記·龜筴傳》月爲𠛬而相佐,見食于蝦蟆。《前漢·武帝紀》元鼎五年秋,鼃蝦蟆鬭。《酉陽雜俎》蝦蟆無腸。 又蝦蟆護,鳥名。《酉陽雜俎》南山下有鳥,名蝦蟆護,多在田中,頭有冠,色蒼足赤,形似鷺。 又車名。《南史·殷琰傳》前右軍杜叔寶等勸琰同逆,帝遣劉勔西討之,作大蝦蟆車,載土,牛皮蒙之,推以塞塹。 又蝦蛤,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格蝦蛤。見蛤字註。 又《集韻》虛加切,音鰕。蟲名。 又《篇海》與鰕通。《爾雅翼》蝦多鬚,善游而好躍。今閩中五色蝦,長尺餘,具五色。梅蝦,梅雨時有之。蘆蝦,靑色,相傳蘆葦所變。泥蝦,稻花變成,多在泥田中。又蝦姑,狀如蜈蚣,一名管蝦。《洞冥記》有丹蝦,長十丈,鬚長八尺,其鼻如鋸。《張衡·南都賦》駮蝦委蛇。*考證:〔《張衡·南都賦》蛟蝦委蛇。〕 謹照原文蛟改駮。 
 
   《说文解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shrimp, praw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