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 1.1 词语解释
 - 1.2 成语解释
 - 1.3 引用及链接
 
  
  |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拼音: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 注音:ㄒㄧㄥˊ ㄅㄞˇ ㄌㄧˇ ㄓㄜˇ ㄅㄢˋ ㄧㄩˊ ㄐㄧㄨˇ ㄕㄧˊ  
 
 
  词语解释- 比喻事情越是接近成功,越是困难。《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高诱 注:“逸《诗》言之百里者,已行九十里,适为行百里之半耳。譬若强弩,至牙上,甫为上弩之半耳。终之尤难,故曰末路之难也。”《北史·韩麒麟等传论》:“ 李彪 生自微族,见擢明世,輶轩骤指,声骇 江 南,执笔立言,遂为良史。逮於直绳在手,厉气明目,持坚无术,末路蹉跎,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彪 之谓也。”
 
 
  成语解释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 【拼音】: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 【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 【示例】:持坚无术,末路蹉跎,~,彪之谓也。 ◎《北史·韩麒麟等传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