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邮 
 -  简体部首:阝,部外笔画:5,总笔画:7
 -  繁体部首:邑,部外笔画:5,总笔画:8
 -  繁体字:郵 
 -  拼音:yóu    注音:ㄧㄡˊ   
 -  五笔86、98:MBH  仓颉:LWNL  郑码:kiay
 -  笔顺编号:2512152  四角号码:576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90AE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郵)yóu  ㄧㄡˊ-  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递。~包。通~。
 -  有关邮务的:~政。~购。~船。
 -  特指“邮票”:~展。~坛(集邮界)。集~。
 -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吏。
 
  汉英互译mail   post  方言集汇   详细解释 郵 yóu〈名〉-   (会意。从邑垂。垂,边郵;邑,城邑。“邮”,从邑,由声。本义:古地名。)
 -   同本义 [You village]
-  邮,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说文》。按,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
 
  -   传递文书的驿站 [post;mail]
-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  因邮上封事。——《汉书》
 -  缮治邮亭。——《汉书·赵充国传》
 
  -   又如:邮吏(驿战管邮递的小官);邮馆(设在驿站的旅店);邮驿(古时办理传送公务信件的地方)
 -   指传送文书的人 [postman;mailman]
-  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晋书·殷浩传》
 
  -   又如:邮人(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   古代井田间田官督耕所居的庐舍 [house]。如:邮舍(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
 -   通“尤”。过失,罪过 [fault;crime]
-  不知其邮。——《诗·小雅·宾之初筵》
 -  邮又甚焉。——《国语·晋语四》。韦昭注:“邮,过也。”
 -  以显朕邮。——《汉书·成帝纪》
 
  -   又如:邮罚(判人罪过,处罚其身)
 
 
  词性变化郵 yóu〈动〉-   传递;邮寄 [post]。如:邮子(驿卒。传送文书、公物的差役);邮书(寄递的书信);信已经邮去;这月给母亲邮三十元
 -   通“尤”。责怪 [blame]
-  己无邮人。——《荀子·成相》
 -  罪人不邮其上。——《荀子·议兵》
 
  
 
  常用词组·邮包 ·邮差 ·邮车 ·邮传 ·邮船 ·邮戳 ·邮递 ·邮递员 ·邮电 ·邮电局 ·邮费 ·邮购 ·邮花 ·邮汇 ·邮寄 ·邮寄 ·邮件 ·邮局 ·邮轮 ·邮票 ·邮售 ·邮坛 ·邮亭 ·邮筒 ·邮务 ·邮箱 ·邮政 ·邮政编码 ·邮政局 ·邮资   《康熙字典》 -  《酉集下》《邑字部》 ·邮 ·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 《廣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音由。《玉篇》左馮翊高陵縣有邮亭。 又《廣韻》鄕名。 又《唐韻》徒歷切《集韻》亭歷切,音笛。義同。*(郵)《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音尤。《說文》境上行書舍也。《廣韻》郵,驛也。《風俗通》漢攺郵爲置,置亦驛也,度其遠近置之也。《增韻》馬傳曰置,步傳曰郵。《爾雅·釋言》郵,過也。《註》道路所經過也。 又《集韻》田閒舍也。《禮·郊特牲》郵表畷。《註》郵若郵亭,謂田畯于田畔相連畷處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又《正韻》過也。與尤通。《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郵,過也。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前漢·成帝紀》以顯朕郵。 又《正韻》最也。殿最亦曰殿郵。《列子·穆王篇》魯之君子,迷之郵者。《註》郵,與尤同。 又《廣韻》督郵,古官號。《釋名》主諸縣罰負郵殿糾攝之。《晉書·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 又高郵,州名。 又姓。《左傳·哀二年》有郵無恤。 又《集韻》是爲切,音垂。地名。在衞。 又叶于其切,音移。《詩·小雅》不知其郵。叶上僛。 《正字通》《說文》本作𨞄。从𡍮。𡍮,遠邊也。俗省作郵、𨜚。《集韻》作缷。*(郵)考證:〔《晉書·陶侃傳》郡遣督郵至縣。〕 謹按所引出陶潛傳,侃改潛。
 
   《说文解字》     | -  《卷六》《邑部》 ·邮
 - 左馮翊高陵。从邑由聲。徒歴切*(郵)境上行書舍。从邑垂。垂,邊也。羽求切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postal, mail; post off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