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钲 
 -  简体部首:钅,部外笔画:5,总笔画:10
 -  繁体部首:金
 -  繁体字:鉦 
 -  拼音:zhēng  zhèng    注音:ㄓㄥ  ㄓㄥˋ   
 -  五笔86、98:QGHG  仓颉:XCMYM  郑码:paii
 -  笔顺编号:3111512121  四角号码:8171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94B2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鉦)zhēng  ㄓㄥˉ-  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做的,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其它字义(鉦)zhèng  ㄓㄥˋ-  化学元素镄的旧称。
 
   方言集汇   详细解释 鉦 zhēng〈名〉-   古代乐器名。形如钤,有柄可执,行军时用 [bell-shaped gong used in march]
-  钲,铙也,似铃,柄上下通。——《说文》
 -  钲,铃也。——《广雅·释器》
 -  司铎授钲。——《东京赋》
 -  方叔率止,钲人伐鼓。——《诗·小雅·采芑》
 
  -   又如:钲鼓(古时行军击钲使士兵肃静,击鼓使士兵前进。后用钲鼓为军事的代称);钲歌(即铙歌,军乐);钲人(掌管鸣钲击鼓之事的官吏);钲鞞搭酃?
 -   钟身正面的上部 [front of a bell body]
-  于上谓之鼓,鼓上谓之钲,钲上谓之舞。——《周礼·考工记》。孙诒让正义:“ 程瑶田云:‘鼓上,为钟体之上段正面也,谓之钲。’”
 
  
 
   《康熙字典》 -  《戌集上》《金字部》 ·鉦
 - 《唐韻》《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說文》鐃類也。似鈴,柄中上下通。《玉篇》鉦以靜之,鼓以動之。一云鐲也。《詩·小雅》鉦人伐鼓。《濮斗南曰》周禮,鼓人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無鉦名。鐲鐃,通謂之鉦。《蘇軾詩》樹頭初日掛銅鉦。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鍾,鼓上謂之鉦。《註》鼓所擊處,鍾腰之上,居鍾體之正處曰鉦。 又石鼓名。《郡國志》洞庭山宮門東石樓,樓下兩石鼓,扣之聲淸越,世謂之神鉦。《晉·孝武樂章》神鉦一震,九域來同。
 
   《说文解字》     | -  《卷十四》《金部》 ·鉦
 - 鐃也。似鈴,柄中,上下通。从金正聲。諸盈切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kind of gong used in ancient times by troops on the m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