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康熙字典》
 - 4 《说文解字》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鞄 
 -  部首:革,部外笔画:5,总笔画:14
 -  拼音:páo    注音:ㄆㄠˊ   
 -  五笔86、98:AFQN  仓颉:TJPRU  郑码:eery
 -  笔顺编号:12212511235515  四角号码:475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9784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páo   ㄆㄠˊ-  古指制皮革的工人。
 -  古同匏,八音之一。
 -  古同枹,鼓槌。
 -  姓。
 
   方言集汇 -  粤语:paai4 paau4 po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k7 pau2 [梅县腔] pau2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宝安腔] bau1 pau2 [台湾四县腔] pok7 pau2 [客英字典] pau2
 
   《康熙字典》 -  《戌集中》《革字部》 ·鞄 ·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5
 - 《廣韻》《集韻》匹角切,音璞。《說文》柔革工也。讀若朴。《周禮·冬官考工記·攻皮之工函鮑韗韋裘註》鮑,或爲鞄。倉頡篇有鞄𠤦。《釋文》鞄,匹學切。劉音僕。 又《唐韻》蒲角切《集韻》弼角切,音雹。又《集韻》蒲沃切,音僕。又匹沃切,砲入聲。又《廣韻》薄交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交切,音庖。又《廣韻》蒲巧切《集韻》《韻會》《正韻》部巧切,音鮑。又《廣韻》防敎切《集韻》皮敎切《韻會》《正韻》步敎切,音鉋。義同。𠤦字原作北下宛。鞄𠤦或鞄䆓。
 
   《说文解字》     | -  《卷三》《革部》 ·鞄
 - 柔革工也。从革包聲。讀若朴。《周禮》曰:“柔皮之工鮑氏。”鞄卽鮑也。蒲角切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to work hides; leather b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