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倒薤- 拼音:dǎo xiè  
 
 - 注音:ㄉㄠˇ ㄒㄧㄝ ˋ  
 
 
  词语解释- 一种篆书书体名。《南史·周颙传》:“ 文惠太子 使 顒 书 玄圃 茅斋壁。国子祭酒 何胤 以倒薤书求就 顒 换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 南齐  萧子良 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鵠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倒薤、蛇书、虫书、偃波、飞白之属,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虽义涉浮浅,亦书家之前流也。”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有倒薤者,世传 务光 辞 汤 之禪,居清泠之陂,植薤而食,清风时至,见叶交偃,像为此书以写道经。” 清  赵翼 《题百体寿字》诗:“错刀悬针器什样,转蓬倒薤草木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