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及 
 -  简体部首:又,部外笔画:1,总笔画:3
 -  繁体部首:又,部外笔画:2,总笔画:4
 -  拼音:jí    注音:ㄐㄧˊ   
 -  五笔86:EYI  五笔98:BYI  仓颉:NHE  郑码:YMS
 -  笔顺编号:354  四角号码:172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3CA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jí   ㄐㄧˊ-  从后头跟上:来得~。赶不~。
 -  达到:~格。~第(古代科举考试中选,特指考取进士)。普~。过犹不~。
 -  趁着,乘:~时。~早。~锋而试。
 -  连词,和,跟:阳光、空气~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以~。
 
  汉英互译and   and / or  方言集汇 -  粤语:gap6 kap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p8 [陆丰腔] kip8 [梅县腔] kip8 [海陆丰腔] kip8 [客英字典] kip8 [台湾四县腔] kip8 [客语拼音字汇] kib6 [宝安腔] kip8 [东莞腔] kip8
 
   详细解释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
 -   同本义 [overtake;catch up with]
-  及,逮也。——《说文》
 -  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
 -  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來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
 -   至,达到 [attain;reach]
-  及,至也。——《广雅》
 -  及期。——《仪礼聘礼》
 -  不及黄泉,无相見也。——《左传隐公元年》
 -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  针石之所及也。
 -  将有及。(还來得及。)
 -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 贾谊《论积贮疏》
 -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结婚年龄);及肩(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
 -   待,等到 [wait]
-  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  及日中如探汤。
 -  及鲁肃过 寻阳。——《资治通鉴汉纪》
 -  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記》
 
  -   如:及夫(等到)
 -   遭受 [suffer from]
-  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   又如:及难(遭到灾难);及祸(遭灾难);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及身(亲身受到)
 -   比得上,能与…相比 [compare with]
-  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韩愈《师说》
 
  -   又如:我不及他
 -   连累;关联 [implicate]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通“给”。供应 [provide]
-  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词性变化〈介〉-   趁 [while;be in time for]
-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   又如:及今(趁現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
 
 -   和,与 [and]
-  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  洄曲及四境。
 -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   又如:孔子及门徒
  〈副〉-   [how]——表示反问,相当于“岂”
-  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   [also]——表示頻率,相当于“又”
-  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   [very]——表示程度,相当于“极”
-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名〉姓 常用词组·及第 ·及格 ·及笄 ·及龄 ·及门 ·及时,及时地 ·及时行乐 ·及时雨 ·及物 ·及早 ·及至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又字部》 ·及 ·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2
 - 〔古文〕𢎜𨕤《唐韻》其立切《集韻》《韻會》極入切《正韻》忌立切,琴入聲。《說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會意。《廣韻》至也。又《韻會》旁及,覃被也。《詩·大雅》覃及鬼方。《周頌》燕及皇天。又《增韻》連累也。《左傳·隱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又兼與之辭。《左傳·宣七年》與謀曰及。又《後漢·黨錮傳》張儉等八人爲八及,言能導人追宗也。又《韻補》叶極業切。《詩·大雅》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说文解字》     | -  《卷三》《又部》 ·及
 - 逮也。从又从人。乁,古文及。《秦刻石》及如此。𢎜,亦古文及。𨕤,亦古文及。巨立切〖注〗徐鍇曰:“及前人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字形对比   |   |   |   |   |   |  |  | 中国大陆宋体 | 台湾细明体 | 香港明体 | 日本明朝体 | 韩国明朝体 | 旧字形 |  |  
   English extend; reach; come up to; 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