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康熙字典》
 - 4 字源字形
 - 5 English
 
  |  
   基本信息  -  兗 
 -  简体部首:亠,部外笔画:7,总笔画:9
 -  繁体部首:儿
 -  简体字:兖 
 -  拼音:yǎn    注音:ㄧㄢˇ   
 -  五笔86、98:UKQB  仓颉:YCRHU  郑码:sojr
 -  笔顺编号:413425135  四角号码:0021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5157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yǎn   ㄧㄢˇ-  同“沇”。水名。也作“渷”。
 -  地名。1.古州名,我國古代九州之一。漢武帝置十三郡刺史。轄區約當今山東省西南部,明代為兗州府。2.縣名。在山東省中部偏南,津浦鐵路經此。
 -  括,箭的末端。
 -  姓。
 
   方言集汇 -  粤语:jin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3 [台湾四县腔] jen3 [梅县腔] jan3 [宝安腔] jen3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海陆丰腔] zan5
 -  潮州话:iang6 iang2(ǐang íang) [潮州]iêng6 iêng2(ǐeng íeng)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儿字部》 ·兗 ·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7
 - 《唐韻》《集韻》《韻會》以轉切《正韻》以淺切,沿上聲。《說文》兗州之兗,九州之渥地也。《書·禹貢》濟河惟兗州。《春秋·元命包》五星爲兗州。兗,端也,信也。《韻會》蓋取流水以名。後魏置南兗州於譙,置西兗州於定陶,隋改魯州,唐復兗州,宋襲慶府。又《韻會》姓也。《集韻》通作沇。
 
   字源字形   English establish; one of nine empire divis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