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冠盖(冠蓋)- 拼音:guān gài  
 
 - 注音:ㄍㄨㄢ ㄍㄞˋ  
 
 
  词语解释- 1.泛指官员的冠服和车乘。冠,礼帽;盖,车盖。《史记·魏公子列传》:“ 平原君 使者冠盖相属於 魏 。”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自顾虽悴薄,冠盖曜城隅。”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他辛勤十年书剑 洛阳 城,决峥嶸一朝冠盖 长安 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女奴数辈,捧一丽人出,僕从煊赫,冠盖甚都。”
 
 - 2.指仕宦,贵官。 汉  班固 《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顦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因谢絶了这些冠盖,他虽是小官,也懒和他相见。” 叶楚伧 《陶然亭》诗:“疮痍满 京  洛 ,冠盖自翩翩。”
 
 - 3.特指使者。《后汉书·章帝纪》:“吾詔书数下,冠盖接道,而吏不加理,人或失职,其咎安在?” 元  耶律楚材 《和冀先生韵》:“开夷逾 汉武 ,平叛跨 周宣 。冠盖通穷域,车书过古埏。” 陈毅 《感事》诗:“国庆十五周,万国冠盖来。”
 
 - 4.犹冠族。官宦之家。《后汉书·酷吏传·阳球》:“ 阳球 字 方正 , 渔阳  泉州 人也。家世大姓冠盖。”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顾其言语清楚,宛有冠盖风仪,遂于宾榻中,选士嫁之。”
 
 - 5.象帽子样盖着。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