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2.1 基本字义
 - 2.2 汉英互译
 - 2.3 相关词语
 - 2.4 方言集汇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说文解字》
 - 6 字源字形
 - 7 English
 
  |  
   基本信息  -  吸 
 -  简体部首:口,部外笔画:3,总笔画:6
 -  繁体部首:口,部外笔画:4,总笔画:7
 -  拼音:xī    注音:ㄒㄧ   
 -  五笔86:KEYY  五笔98:KBYY  仓颉:RNHE  郑码:jyms
 -  笔顺编号:251354  四角号码:6704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5438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xī   ㄒㄧˉ-  从口或鼻把气引入体内:呼~。~气。~烟。
 -  引取:~引。~附。
 
  汉英互译absorb   attract   inhale   suck   suction   whiff 相关词语呼  方言集汇 -  粤语:kap1 ngap1
 -  客家话:[梅县腔] kip7 [沙头角腔] kip7 [客英字典] kip7 [海陆丰腔] kip7 sip7 [客语拼音字汇] kib5 [东莞腔] kip7 [宝安腔] kip7 [台湾四县腔] kip7 sip7 [陆丰腔] gip7
 
   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口,及声。本义:吸气入体内)
 -   同本义 [inhale]
-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庄子·刻意》
 -  不食五谷,吸风引露。——《庄子·逍遥游》
 
  -   又如:吸呼(呼吸);吸留(變滓喘吸的样子);吸风(吸气。道家辟谷养生之术。谓吸食天地之精气;亦作吸西北风。比喻挨饿);吸新吐故(吸进新气,吐出浊气)
 -   张开口吸,急饮 [drink]
-  吸湛露之浮凉兮,漱凝霜之?雰雰。——《楚辞·九章·悲回风》
 -  左相嵧瘤鶹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
 
  -   又如:吸食(用嘴吸进[某些食物、毒物等]);吸霞(吸食朝霞。道家用以修炼养生);吸露(吸饮露水。喻高洁)
 -   吸取;吸收;摄取 [draw into]
-  久之,则吸纳他族互相同化,则不同血统而同一民族者有之。——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
 
  -   又如:吸纳(吸收容纳);吸集(吸收汇集);吸利(搜括钱财)
 -   引;吸引 [attract]
-  寿峰手上就像有吸铁石一样,完全都吸到手上。—— 张恨水《啼笑姻缘》
 
  -   又如:异性相吸;吸毒石(相传能治毒的药石)
 -   通“翕”。聚合[get together]
-  风尘吸张。——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   又如:吸逮(气聚集而不绝);吸聚(翕聚,汇聚)
 -   亲近 [be intimate]。如:吸习(翕习。附和亲近,习以为常)
 -   动 [move]。如:吸吸(摇动或移动的样子);吸淋淋(摇动的样子)
 
 
  常用词组·吸尘器 ·吸毒 ·吸附 ·吸管 ·吸积 ·吸尽 ·吸进 ·吸口 ·吸力 ·吸留 ·吸门 ·吸纳 ·吸盘 ·吸取 ·吸热 ·吸入 ·吸声 ·吸湿 ·吸食 ·吸收 ·吸吮 ·吸铁石 ·吸血鬼 ·吸烟 ·吸氧 ·吸音 ·吸引 ·吸引力 ·吸着   《康熙字典》 -  《丑集上》《口字部》 ·吸 ·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 《廣韻》《正韻》許及切《集韻》《韻會》迄及切,音翕。《說文》內息也。从口及聲。《玉篇》吸,引也。《正字通》氣出爲吹,氣入爲息。《楚辭·九章》吸湛露之浮涼。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瀏莅芔吸。《註》皆林木鼔動之聲。 又人名。《史記·高祖紀》令將軍王吸屯武關。又《田橫傳》使灌嬰破殺齊將田吸于千乗。 又《廣韻》同翕。《玉篇》引《詩·小雅》:載吸其舌。按今《詩》作翕。箋,猶引也。 又吸吸。《劉向·九歎》雲吸吸以湫戾。 又《六書故》俗謂飮曰吸。
 
   《说文解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inhale, suck in; absorb; at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