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目录- 1 基本信息
 - 2 基本解释
 - 3 详细解释
 - 4 《康熙字典》
 - 5 字源字形
 - 6 English
 
  |  
   基本信息  -  埯 
 -  部首:土,部外笔画:8,总笔画:11
 -  繁体字:垵 
 -  拼音:ǎn    注音:ㄢˇ   
 -  五笔86、98:FDJN  仓颉:GKLU  郑码:bgkz
 -  笔顺编号:12113425115  四角号码:4411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57EF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ǎn   ㄢˇ-  点播种子挖的小坑。
 -  挖小坑点种:~瓜。~豆。
 -  量词,指点种的植物:一~儿花生。
 
   方言集汇 -  粤语:am2 jim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am3 [客英字典] jam3 [海陆丰腔] ram3 [梅县腔] jam3
 
   详细解释 〈名〉-   点播种子时挖的小坑 [hole to sow seeds in]。如:封埯
 -   小坑点播的种子 [seed]——作量词,用于瓜、豆等。如:一埯花生
 
 
  词性变化〈动〉挖小坑点种——用于瓜、豆等 [dibble]。如:埯豆角 常用词组·埯子  《康熙字典》 -  《丑集中》《土字部》 ·埯 ·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 《廣韻》《集韻》衣檢切《韻會》倚广切《正韻》於檢切,音揜。土覆物也。坑合之窊。 又《集韻》《韻會》鄔感切,音黯。小阬也。 本作奄。或加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  | 小篆 | 楷体 |  |  
   English cover with earth; a pit; a ho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