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外江- 拼音:wài jiāng  
 
 - 注音:ㄨㄞˋ ㄐㄧㄤ  
 
 
  词语解释- 1.江名。 长江 至 湖北  枝江县 东分为二支,流经 百里洲 以南的为 外江 ,至 江陵 西南与 内江 合。参阅《嘉庆一统志》卷三四四。
 
 - 2.江名。 四川 境内, 沱湔 称为 外江 , 郫江 称为 内江 。 唐  杜甫 《寄岑嘉州》诗:“ 外江  三峡 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疎。” 仇兆鳌 注引 邵宝之 集注:“《一统志》:‘一渠由 永康 过 新安 ,入 成都府 ,谓之 外江 。一渠由 永康 过 郫县 ,入 成都府 ,谓之 内江 。’” 唐  李商隐 《武侯庙古柏》诗:“ 蜀 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 外江 畔,老向 惠陵 东。”
 
 - 3.旧称 长江 以南为外江,也称江外。 清  方濬师 《蕉轩随录·外江》:“ 寇莱公 谓 晏元献 为外江人。 真宗 顾 元献 曰:‘ 张九龄 非江外人耶?’”按, 晏 , 抚州  临川 人, 张 , 韶州  曲江 人,都在 长江 以南。
 
 - 4. 广东 、 福建 等地人称 长江 左近及以北数省为外江,称其人为外江人。参见“ 外江话 ”。
 
 
  |